《金瓶梅》的讽刺艺术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本文计5560字)

讽刺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来源久远。先秦寓言中,已有不少讽刺作品。小说方面,《西游记》开始显露了幽默的讽刺锋芒,然而与《西游记》差不多同时问世的《金瓶梅》已相当成功地用了讽刺手法,它为以后《儒林外史》这样杰出的具有强烈讽刺色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出现作了必要的准备。可以说,《金瓶梅》开了我国讽刺小说的先河。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44.html

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金瓶梅》的讽刺艺术正是体现了这个精神。《金瓶梅》写西门庆一家兴衰的丑史,作者是把它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描写的。小说不仅真实描写了西门庆的妻妾丫环、奴仆伙计、亲戚朋友,还刻划:了上自皇帝宰相、下至州县衙门的官吏差役,勾栏中的老鸨、妓女,教门中的僧尼道士,市井里的医卜星相、牙婆媒人,以及帮闲食客、泼皮无赖,林林总总的人物,把明代中晚期的种种世态相当细致地表现出来。他用时而轻松、时而深沉、时而严肃、时而幽默的笔调,“把罪恶的一切丑态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出来,并把罪恶的巨大形象展示在人类的眼前。”(席勒《强盗》第一版序言)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44.html

讽刺,作为喜剧的一种较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将陈旧(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它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金瓶梅》的讽刺手法主要有这样两种: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44.html

第一,作者站在暴露明代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的历史高度,以观察、描绘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实写来,毫不夸张,“无一贬词”,而使所讽刺的对象“情伪毕露”。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44.html

在《金瓶梅》中,作者刻划了一系列反面人物,大都达到了“真实的外界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忠实表达”(别林斯基语),更重要的是客观地描写人物,在刻划人物时并不加进那么多的主观色彩,而是冷静地让人物按照生活的逻辑表现自己,作者用这样讽刺手法首先揭示的是社会生活中大量的表里不一的现象,让荒唐可笑的人和事清晰地显现出来。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44.html

吏治腐败是明代黑暗政治的一个重要表现。《金瓶梅》深刻地暴露了这方面的黑暗情形。第七十六回、七十七回里,写山东巡按宋乔年因为任职期间经常接受西门庆的贿赂,差满时要举劾地方官员,请西门庆推荐人才,西门庆推举了两个人:一个是送了二百两银子给他的荆都监,一个是自己小舅子吴镗。于是宋巡按奏本中称荆都监“年力精强,才犹练达,冠武科而称儒将”,又吹嘘吴大舅是所谓“一方之保障”,“国家之屏藩”,吴大舅不过是清客帮闲,宋巡按却说他“驱兵以捣中坚,靡攻不克;储食以资粮饷,无人不饱”,简直令人捧腹!更可笑的是,吏部、兵部居然认为宋乔年所奏“出于公论,询访得实”,于是两人都“特加超擢”,以“鼓舞巨僚”。明代官场的腐败,由此可以窥见一斑!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44.html

政治上的黑暗腐朽,必然促成明代社会风气的浸薄和颓败。第四十九回,作者寥寥几笔便入木三分地勾画出蔡御史的丑行和虚伪面目。蔡御史到西门庆家做客宴会之后,西门庆还安排两个妓女去侍候蔡御史。蔡御史一见,便装出“欲进不能,欲退不可”的样子,还说:“四泉(西门庆的号),你如何这等厚爱,恐使不得”。“欲进不能,欲退不可”这八个字已经把蔡御史卑劣的内心世界勾勒出来,有两个妓女侍夜,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在下级宫员家里,又要保持自己的体面,不能不说“恐使不得”之类的话。西门庆心里明白,世风就是如此,蔡御史不过谦让一番,于是西门庆用王安石的风流逸事来比附他,蔡御史便在哈哈大笑中,笑纳一妓。这一情节,着墨不多,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作者对生活的冷静观察,他如实写来,并没有把蔡御史的虚伪特征夸大,但蔡御史那种扭捏作态的肉麻情景,却清晰地展现出来。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44.html

《金瓶梅》对西门庆这个醉生梦死之徒写得最为深刻。他整日沉浸在糜烂生活之中,追欢逐乐,纵欲无度。然而,他对自己品质上的缺陷似乎毫不了解,还要教导人家子弟。第六十九回,林太太请西门庆教导她的儿子王三官,西门庆立即答应下来,一板正经地表示要教导王三官“改过自新,专习功名,以承先业”。后来,西门庆还严肃地对吴月娘谈起王三官,说“人家倒运,偏生出这样不肖子弟出来”,“白日黑夜只跟着这伙光棍在院里嫖弄”,“年小小儿的,通不成器!”在这里,作者不露声色地,让他笔下的人物按照现实生活的逻辑充分地表现自己。西门庆在谈论王三官时,心里存在一种比他高明的优越感,虽然是批评王三官,实际上在炫耀自己。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丑乃是滑稽的根源和本质”,但“不是在一切情况下现实中的丑都成为滑稽可笑,而是当丑力求自炫为美的时候,那个时候丑才成了滑稽”。①作者的确善于抓住“那个时候”,虽不骂、不批,人物的滑稽性、可笑性便显现出来。如第二十八回,潘金莲为了来旺媳妇的一只鞋,在西门庆面前争风吃醋,口口声声骂宋惠莲是“淫妇”、“贼淫妇”,骂得那样理直气壮,声色俱厉,但她却忘记了自己永远饥饿于肉体的淫乐行径。她骂得越起劲,就越变得可笑、滑稽。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44.html

作者笔下的人物多是有血有肉,鲜明生动的。但在描写这些人物时,作者总是以最简炼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本质,无情地撕去遮在面上的虚伪面纱,把他们的真面目赤裸裸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作者写西门庆、潘金莲如此,写李瓶儿、孟玉楼、陈经济也如此。如第五十四回,写李瓶儿让任医官看病时,先是遮遮掩掩,从帐缝里伸出一只手,还用帕子包着,后又伸出一只手,但最后还是揭起帐儿,让任医官看了“脸上桃花红绽色”。这一段描写,作者一没有加任何贬词,二没有着色渲染,而一种虚伪做作的情景毕露,作者的爱憎态度也就从这生动的情节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真是“费了半日工夫遮掩,却又全体露出,写藏头露尾情景,真令人喷饭。”②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44.html

其次,作者用这种“笔蓄锋芒而不露”③的讽刺手法,让人物一板正经地讲大话,或说假话,然后轻轻一笔点破,暴露其真实的面目。例如第三十二回写西门庆的伙计韩道国吹牛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韩道国只是西门庆一个钱铺的伙计,但他却说他与西门庆“三七分钱,掌巨万之财,督数处之铺”,并且吹嘘他与西门庆的关系非常好,西门庆对他“言听计从,祸福共知”,甚至没有他“便吃不下饭去”,而且“彼此通家,再无忌惮”。正说得热闹,忽然有人来告诉他,他家出了事,需要请西门庆出面说人情。韩道国一下子就从自我炫耀的云霄突然降落到屈辱的地位,他只好跪在地下,苦苦哀求应伯爵,请应伯爵去求西门庆。从韩道国刚才说的话中,可以清楚地看见他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他并不完全是漫天扯谎,而是在努力说得适合自己的身分,努力要说得象真有其事一样,说话中还带着无限的自我陶醉的神情。这样的情节,读起来很象在读《儒林外史》。由此,我们很难说《儒林外史》没有受到《金瓶梅》的影响。其实,作者对韩道国的尖刻讽刺,是让他说出与西门庆“彼此通家,再无忌惮”这些话,因为他为了取利,让自己的老婆跟西门庆睡觉,不过作者只写到揭穿谎话为止,对韩道国的讽刺,用的是轻松的喜剧笔调,表现出高度的讽刺技巧。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44.html

再者,作者这种讽刺手法的运用,还表现在把一个人物前后截然相反的语言和行为相对照,让读者很容易看透真象。

《金瓶梅》描写的社会,是一个虚伪、自私的、冷酷的社会,在这里,人们的灵魂能用白银来收买,人们的情义随权势的有无而消长。第八十回,作者写应伯爵在西门庆死后的行为,把它与在西门庆生前相对照。应伯爵是最擅长奉承拍马的,在西门庆生前得到好处最多。但西门庆一死,他就窜掇李娇儿闹出来,嫁与张二官做二房娘子,并且他每天又跪到张二官那里去趋奉“把西门庆家中大小之事尽告诉与他”;又献策要张二官把潘金莲也娶过来。作者把应伯爵前后相反的两种表现相对比,就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势利小人的卑劣面目,“写出炎凉恶态”。④再比方第六十二回,李瓶儿快死了,老冯妈才迟迟赶来,李瓶儿问她,为什么这样晚才来看自己,冯妈就说来迟是因为庙里忙,她说:“说不得我这苦,成日往庙里修法,早晨出去了,是也直到黑,不是也直到黑。”后来西门庆进房,又问这老太婆为什么久久不来,她又说是忙着腌菜给儿子吃。“我的爷,我怎不来?这两日腌菜的时候,挣两个钱儿腌些菜在屋里,遇着人家领来的业障,好与他吃。不然,我那讨闲钱买菜儿与他吃。”作者把老冯妈前后相反的两套说法相对比,使读者看清其真面目。有利可图时,老冯妈一趟一趟地跑得很勤,李瓶儿要死了,没有什么油水了,派人去请也请不来,还信口开河地编造自己不来的故事。

以上是《金瓶梅》最基本的讽刺手法,“直书其事,不加论断,而是非立见者也”。⑤

策二,作者把讽刺与夸张和漫画化相联系,为了把生活中丑恶的现象尖锐地揭露出来,常常有意突出人物性格的某一基本特征,把它极端化。这种手法虽然以表现事物外在丑态为主,但在特定的环境中写特定的人物,往往也具有一定讽刺色彩。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第十二回,写帮闲蔑片请客就十分动人。妓女李桂姐用笑话讥嘲了应伯爵等人只会白吃别人的,于是应伯爵等人便决定做一次东道。大家凑份子,应伯爵从头上拔下一根闹银耳杆儿来,谢希大一对镀金网巾圈,祝日念袖中掏出一方旧汗巾,孙寡嘴腰间解下一条白布男裙,常时节向西门庆借了一钱银子。这伙人凑的份子还不足五钱银子,但都递给李桂卿去置办东道,请西门庆和李桂姐二人。不一会,东西买来了,大盘小碗拿上来,这伙人坐下来,说一声“动筯吃”,自己便蜂涌而上,“但见人人动嘴,个个低头,遮天映日,犹如蝗蝻一齐来,挤眼掇肩,好似饿牢才打出。这个抢风膀臂,如经年未见酒和肴,那个连二筷子,成岁不逢筵与席,一个汗流满面,恰似与鸡骨朵有冤仇,一个油抹唇边,把猪毛皮连唾咽……”这些人象秋风扫落叶一样,把酒菜吃个精光。西门庆与李桂姐拣的菜,也被这些人吃了。一个个真是丑态百出。那天,这伙人把席上的椅子坐断两张,临出门,孙寡嘴偷了李家的镀金铜佛,应伯爵拿走了李桂姐头上的金啄针,谢希大藏了西门庆的川扇,祝日念偷了一面水银镜子,常时节把借的钱,写在西门庆的嫖帐上。在这些段落中,作者用笔有所夸张,甚至是漫画式的,把这些帮闲子弟可怜、可笑、可恨、可鄙、可恶的灵魂揭露得淋漓尽致。再如第六十一回,赵大医来给李瓶儿看病,一进门他就吹嘘自己读了哪些医书,医术如何高明。然后开始诊脉,看气色,诊了半天,对西门庆说,问问李瓶儿能不能认得他是什么人,李瓶儿说他是太医,这时赵太医忙说:“老爹不妨事,死不成,还认的人哩!”接着就诊断病情,一会说是伤寒杂症,一会说是伤食饱闷,一会说是黄病,一会又说是脾虚泄泻,但总是说不对,于是这赵太医急起来,说:“怎生的害个病也教人摸不着头脑。”最后说到经事不调,西门庆认为还近理,这赵太医忙说:“南无佛耶!小人可怎的,也猜着一庄儿了。”这种不学无术的庸医对病人信口雌黄的诊断,完全近乎儿戏。这个情节作者把赵太医不学无术的特征夸大了,使之极端化,喜剧效果十分强烈。

《金瓶梅》运用的讽刺手法,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以外,还有一种不大为人们注意的讽刺手法,这就是作者有意识地在书中运用谐声名字,来揭示人物的本质特征,表达自己鲜明的爱憎感情。

小说开卷就用酒、色、财、气《四贪词》入话,警劝世人,点明本书的创作目的。书中主人公西门庆是一个集官僚、恶霸、富商于一体的典型人物,作者给他取个别号叫“四泉”来讽刺他,四泉即四全,酒色财气四病俱全。西门庆的义子王三官,在败行和运气上都比西门庆略差,但也是个追求声色犬马之乐的市井无赖,因此作者给他一个别号叫三泉,即三全,酒色财三病俱全。西门庆有个伙计,作者取名叫吴典恩,他靠西门庆当上官,后来诬陷西门庆妻子吴月娘与家人有奸,索要银两。作者认为这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吴典恩,即无点恩。,在书中,作者对他批判的人物,根据他们各自的本质特征,给他们取个相应谐声名字。如白来创(白来抢),应伯爵(应白嚼),常时节(丧时节),卜志道(不知道),李外传(里外传),贾仁清(假人情),游守(游手),郝贤(好闲),于春儿(愚蠢儿),段棉纱(断棉纱)等等。西门庆只有一个儿子,吴道官给他取了一个法名,叫官应元,即无因缘,果然这孩子命不长,不久即被潘金莲害死。对一些人,作者以轻蔑的态度,根据他们的特征,直接给他们取个“标鉴名字”。如,对不学无术的赵太医,直接叫他赵捣鬼;跳神的巫师,总是咳咳喘喘,口边涎唾不断,根据他的丑样,作者叫他钱痰火;打蒋竹山的流氓叫草里蛇;韩道国的弟弟,一个市井无赖,叫韩二拐等等。

这种讽刺手法对吴敬梓和曹雪芹有很大的启发。如《儒林外史》中权勿用(全无用),王德(忘德),王仁(忘仁)等。

这些看起来似乎词浅意露,但艺术上有其特色,作者鲜明的爱憎,从这些名字中一眼可以看出来,对读者认识人物的本质特征有一定帮助。自然,这些谐声名字或标鉴名字对后代文学也有一些不良影响,容易把人物性格简单化、概念化,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肯定这是《金瓶梅》的一种讽刺手法。

通过上述分折,我们可以看出,《金瓶梅》作为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运用了较多的讽刺手法。作者将他那个时代种种丑恶、荒唐、庸俗和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加以集中、概括,从而把这个社会的虚伪、冷酷和利己主义的本质,无情地撕给读者看。鲁迅先生曾给予《金瓶梅》高度的评价,他指出:“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又说:“故就文词与意象以观《金瓶梅》,则不外描写世情,尽其情伪。”⑥鲁迅这些话,不仅指出《金瓶梅》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同时也极概括地指出了《金瓶梅》在讽刺艺术方面的特色。鲁迅在《论讽刺》一文中还将《金瓶梅》与《儒林外史》并提。可见,《金瓶梅》在我国小说讽刺艺术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① 东尔尼雷夫斯基《美学论文选》第110-112页

② 明末无名氏《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第五十四回评语

③ 张竹坡批本《金瓶梅》第八十九回评语

④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第三十五回评语

⑤卧闲草堂本《儒林外史》第七回评语

⑥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九篇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