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案件,在清河县算是审结了,知县具了文书,把武松解送东平府。府是比县高一级的,这种杀人大案,要由东平府“详究发落”。
给西门庆通风报信那个人叫“李外传”,是衙门的“皂隶”(差役),“外传”是浑名。因他在县衙消息灵通,若有两家告状的,他就两边通声气,“搵银使”。故得此名。此时他正和西门庆在酒楼喝酒。
都头你在衙门里也晓得法律,但凡人命之事,须要尸、伤、病、物、踪五件事俱全,方可推问。你那哥哥尸首又没了,怎生问理?
到次日早晨武二在庭上已去禀知县,催逼拿人,谁想这官人贪图贿赂,搁下状子来,说道:“武二,你休听外人挑拨,和西门庆做对头。这件事欠明白,难以问理!”
“你不消多言,我已尽知了。”因把司吏钱劳,叫来痛责二十板,说道:“你那知县,也不待做官,何故这等任情卖法?”于是将一干人众,一一审录过,用笔将武松供招都改了。因向佐贰官道:“此人为兄报仇,误打死这李外传,也是个有义的烈汉。比故杀平人不同。”一面打开他的长枷,换了一面轻罪枷枷了,下在牢里。一干人等都发回本县听候。一面行文书,着落清河县添提豪恶西门庆并嫂潘氏、王婆、小厮郓哥、仵作何九、一同从公根勘明白,奏请施行。
(县主)便叫武二:“你这厮昨日虚告,如何不遵守法度,今又平白打死了入有何理说?”武二磕头告道:“望相公与小人做主,小人本与西门庆执仇厮打,不料撞遇了此人,问道西门庆哪里去了,他不说,小人一时怒起,误打死了他。”知县道:“这厮胡说!你岂不认得他是县中皂隶?想必别有原故,你不实说,喝令左右与我加起刑来,人是苦虫,不打不成!”……须臾打了二十板,打得武二口口声声叫冤,说道:“小人平日也有与相公用力效劳之处,相公岂不悯念?相公休要苦刑小人!”知县听了此言,越发恼了,“你这厮亲手打死了人,尚还口强,抵赖那个?”喝令:“与我好生拶起来!”当下拶了武松一拶,敲了五十杖子,教取面长枷带了。收在监内。
王婆骗武松说他的哥哥是患“急心疼”死的,嫂嫂则“嫁了外京人去了”。武松当然不信,于是去问“访街坊邻舍”,向:“我哥哥怎的死了?嫂嫂嫁得何人去了?”
那些“吏典”也在旁帮腔:
访问郓哥(事在第九回)
内中县丞佐贰官也有和武二好的,念他是个义烈汉子,有心要周旋他,争奈多受了西门庆贿赂,粘住了口,做不得主张。……只得矒眬取了供招,唤当该吏典并仵作、保甲邻人等,押到狮子街,检验李外传尸身,填写尸单格目;委的被武松寻问他索讨分钱不均,酒醉怒起,一时斗殴,拳打脚踢,撞跌身死。
东平府覆审(事在第十回)
书中接着写武松咽不下这口气,便跑到西门庆的药店,“要找西门庆厮打”,听到西门庆在狮子街的大酒楼上吃酒去了,就直奔那间酒楼。
街坊邻舍明知此事,都惧怕西门庆,谁肯来管?只说:“都头不消访问,王婆在紧隔壁住,只问王婆就知了。”有那多口的说:“卖梨的郓哥儿与仵作何九二人,最知详细。”
另一面的当事人西门庆又如何呢?
按:“莫非公道忒偏向么?”意思是说武松告西门庆,无凭无据,却来“声冤”,“莫非你认为公道是偏向你的吗?”武松依法告西门庆,反被知县斥他“不省得法度”;知县明明瞒着良心,袒护西门庆,反而说“公道”不在武松这边。这段描写,讽刺的意味很强。
写武松回来,不见兄嫂,他的小侄女迎儿“见叔叔来,唬得不敢言语。武松道:‘你爹娘往那里去了?’迎儿只是哭,不做声。正向着隔壁王婆听得是武二归来,生怕决撒了,只得走过帮着迎儿支吾。”“决撒”即决裂之意。
但为了敷衍武松,最后答应“从长计较”,“可行时”才拿人。
拷打武松(事在第十回)
郓哥受了武松五两银子,“自心里想道:‘这五两银子,老爹也够盘费得三五个月,便陪他打官司也不妨。’”于是把他所知的事实都对武松说了。
按:“老爹”即“老子”,郓哥只是个十五六的大孩子,所谓“老爹”,所指乃郓哥的父亲;作者这样写,一来是显出郓哥的“为打官司,预着为老爸准备费用”;二来这想法切合彼时彼地的现实。“盘费”即使用。
按:赍,赐也。上级致书下级,称“赐函”。蔡太师的官阶比东平府尹高许多级,故他给府尹的密函用个“赍”字。“刺配”是在犯人的面上或臂上刺字,然后将他押解某地充军。例如武松就是被东平府在脸上刺了两行金字,然后发配往二千里外的孟州的。这一段写西门庆辗转托人在官场打点,最后请动了当朝蔡太师帮他的忙。陈文昭虽然是个清官,也只能依照蔡太师的意思,将武松刺配,并不敢再问西门庆的罪了。好官也不能不枉法徇情,这样的写法,比写贪官枉法又更深刻一层了。
下面一段写武松告状被级回之后的反应。
那地方保甲,见人死去,又不敢向前捉武二,只得慢慢挨近上来,收笼他,那里肯放松。连带酒保王鸾,并两个粉头包氏牛氏都拴了,竟投县街里来,见知县。
武松告状(事在第九回)hp://wwwlib
诬他分钱不均(事在第十回)
按“分钱”和“份钱”同义。古代衙役所得的“外快”,按职位大小来分,“应得”的那一份就叫“份银”。武松误杀李外传,按律例当然也是有罪的,但知县却完全不理会武松的供词,把涉及西门庆的都置之不理,却诬他是因分钱不均而杀人。这一段写出了古代审案的黑暗。武松还是都头呢。可想而知,如果是对付老百姓的话,那就更加无法无天了。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16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