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现俊 | 《金瓶梅词话》中「南河南徙」时代考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嘉靖十三年、十四年、十七年、十九年、二十一年都有「南河(黄河)南徙」的记载。
那么,《金瓶梅》所写到底指的是哪一年呢?笔者认为,《金瓶梅》是杂糅了正德、嘉,而并非专指哪一年。
何以为证?靖时期的史实,泛指这一段时期的「南河(黄河)南徙」请看《明世宗实录》卷一八二(嘉靖十二年十二月)的记载:
辛亥,总理河道都御史刘天和修议治河事宜。……其一,鲁桥至沛县东堤一百五十余里,旧议砌石,以御横流。
今黄河既已南徙,……臣等以为,黄河之当防者,虽北岸为重,且水势湍悍,冲徙靡常,其堤岸之去河远者,间获仅存;
而濒河者,无不冲决。……坍者增修,缺者补完,断绝者接筑,使北岸七八百里间联属高厚。……但工役甚巨,而时诎民穷,须以渐修举。工部以其议为当,上从之。[6]
又,正德六年二月,(李)堂言:
「陈桥集、铜瓦厢,俱应增筑,请设副使一人专理。会河南盗起,召堂还京,命姑已其不急者。」[7]
金瓶梅》第六十八回所提到的那十一个地方,「皆毁坏废北(圮)」,何况「八府之民皆疲弊之甚,又兼盗贼梗阻,财用匮乏」,故安郎中才说:「三年钦限河工完毕」。
《词话》中的这一段,正是上文《实录》文字的艺术再现。当然,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与「安忱」同时期的那些明代真实历史人物。
治河之事从第六十五回写起,到第六十八回「南河南徙」,这几回涉及到的明代人物有王玉、王经、黄甲、黄元白、何其高、钱成、孙清、狄斯彬、徐嵩、韩邦奇、任廷贵、赵讷、周采、傅铭、温玺等,这些人物都是明武宗、明世宗时期的,特别是韩邦奇、狄斯彬、傅铭三人,惟正德、嘉靖时有而明代别的时期没有的特殊性的名字,而「安忱」的治河恰好与他们同时,这正好说明「南河(黄河)南徙」指的是正德、嘉靖时期而不是万历时期。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2.html

《明 史》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2.html

史料上还提到万历二十四年秋「黄河南徙」,这次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断断续续,明政府为此多次更换漕运尚书,但成效都不大。
问题是,王世贞死于万历十八年,那时,他家已藏有《金瓶梅》的全本,这说明,至迟在万历十八年《金瓶梅》已全部成书,「黄河南徙」无论如何也不能和万历二十四年到三十四年挂上钩。
这正是《金瓶梅》独特的艺术手法,如果不顾及它的内在联系,单单拈出其中的某一件事来加以断定,往往会发生重大失误。
「南河(黄河)南徙」正如「朝廷爷借支马价银」一样,明代几个时期都有这样的事件,但作者是有明确界定的。
《金瓶梅》中也写到了淮河泛滥,但它是用「淮洪」一词指称的,而不是用的「南河南徙」。
第十一回,孙雪娥道:「你看他嘴似淮洪也一般」。
据天启《淮安府志》卷二十三「祥异」记载:嘉靖三十一年、三十四年,万历元年五月十八日等,都曾发生大溢,致使「民多溺死」。故民间有「嘴似淮洪也一般」的比喻。
至于「新河」,并非是某一河流的专名,也就是说,没有哪一条河就叫「新河」。
明政府为防止黄河水溢入漕渠(运河),阻滞粮艘,或为使运河畅通,在大运河沿岸新开了不少河渠,即所谓「新河」也。
大凡新开的河渠,都叫「新河」或「某某新河」,这在《明史》「河渠志」、《明史纪事本末》《实录》中多处可见。
《明世宗实录》卷十,嘉靖元年正月:
命工部主事江珊会同巡按御史、天津兵备督理新河工程。[8]
《明世宗实录》卷一五三,嘉靖十二年八月:
顺天府香河县郭家庄自开新河一道。长一百七十丈,阔五十一丈有有(衍一有字)奇,路较旧河近十余里,有司以闻,诏管河诸臣亟为缮治,并祭告河神。[9]
《明史》「河渠志一」:
三里沟新河者,督漕都御史应槚以先年开清河口通黄河之水以济运。[10]
这条「新河」开凿于嘉靖三十一年九月后,目的是引黄河之水以济漕运。
《明史‧盛应期传》:
盛应期,字思征,吴江人。……(嘉靖)六年,黄河水溢入漕渠,沛北庙道口淤数十里,粮艘为阻。侍郎章拯不能治。尚书胡世宁、詹事霍韬、佥事江良材请于昭阳湖东别开漕渠,为经久计。
议未定,以御史吴仲言召拯还,即家拜应期右都御史以往。
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克期六月,工未成,会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帝遽令罢役。……世宁言:「新河之议倡自臣。……」应期罢后三十年,朱衡寻新河遗迹成之,运道蒙利焉。[11]
梅节先生所指出的「隆庆元年五月己未,新河成」之「新河」,就是朱衡在盛应期所开「新河」未成的基础上最后开凿而成的那条河,也就是《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三十四「河决之患」所说的「浚旧河自留城达境山五十三里,役丁夫九万余,八阅月而成」的那条河。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2.html

《<金瓶梅>发微》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2.html

霍现俊 著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2.html

由此可见,嘉靖时期开凿的「新河」并不止一条,《金瓶梅》中所说的「新河」,只是一个泛称,并不像其他地名一样是一个专称。所以说,这些材料皆不能作为《金瓶梅》成书的证据。
《金瓶梅》正是采用这种简要的「新闻标题词」的形式,将正德、嘉靖时期的大事件基本都摄入到了作品中去,诸如「朱千户」关联到正德时的刘六、刘七起义;「番子」关联到武宗时厂卫之横行;
「会中十友」关联到「天子十弟兄」;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