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承玉 | 《金瓶梅》地理原型探考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故《康熙绍兴府志》卷二十三〈祠祀志五〉载:「永福寺,在卧龙山后。」
乾隆抄本《越中杂识》卷上〈寺观〉同载:「永福寺,在卧龙山之阴,上有明郡守白玉祠墓。」二在府城东会稽县署附近。
《万历会稽县志》卷十六〈寺观〉载:「永福院,在县东七十步,晋天福四年吴越文穆王建。」三在诸暨县光山。
《万历绍兴府志》卷二十一〈祠祀志三〉载:「永福寺,在光山中。初名应国禅院,唐会昌间废,晋天福七年重建。内有梁武帝读书台、砚水井。」
第五,石佛寺、白塔。
第二十四回,「你是石佛寺长老,请着你就是张致了」。此
语第三十七回再次出现。第三十三回,「随你就跳上白塔,我也没有」。
一般学者都以为只有北京才有此二名,吴晓铃先生甚至据以为《金瓶梅》作者是北京人的证据。
《万历绍兴府志》卷二十一〈祠祀志三〉载:「会稽石佛妙相寺,在府城东五里。唐太和九年建,号南崇寺。会昌废,晋天福中僧行钦于废寺前水中得石佛,遂重建。宋治平三年赐今额。石佛高财二尺余,背有铭曰……」
同卷又载:「白塔寺在(会稽县)白塔山。」
白塔寺、白塔山皆以白塔闻名。

会稽白塔

第六,观音庵、莲华庵、大悲庵。小说写得最多的尼姑就是王姑子、薛姑子,她们的住所,据第五十回「观音庵王姑子请了莲华庵薛姑子」,分别在观音庵、莲华庵。
第六十八回提到「半截红墙是大悲庵」。绍兴恰有观音、莲华、大悲三处尼庵。
《嘉泰会稽志》卷七载:「观音教院,在府西北三里一百二十七步。干道九年,有沈安中者舍所居,请于府,移会稽县界圆通妙智教院旧额建。」
「青莲院,在(山阴)县西南七十里。唐干符元年建,号莲华院。治平三年二月改赐今额。」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六〈祠祀志下〉载:「观音堂,在中望花坊。」
《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四载:「大悲禅林,在县东二里大云坊之西,唐大珠禅师驻锡于此。」
第一,两司八府。
第六十五回,先是宋御史让黄主事带去「两司八府官员办酒分资」,要借西门府宴请钦差;至期,宋即率山东左、右布政、参政、参议等官,以及「东昌府徐崧、东平府胡师文、兖州府凌云翼、徐州府韩邦奇、济南府张叔夜、青州府王士奇、登州府黄甲、莱州府叶迁等八府官行厅参之礼」。
第七十四回,宋又带「布、按两司连他共十二封分资来」,要饯送侯巡抚。两司八府的行政建置并非山东所有。
一,宋、明各代省级行政并无「两司」之说,明代省级行政所设乃「三司」,即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简称都、布、按三司。
二,山东,宋代隶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只有济南、应天、袭庆、兴仁、东昌等五府,明代则为济南、兖州、东昌、青州、莱州、登州等六府。
三,全省行政长官短时间内能从四面八方、数千里外聚齐至小小清河县,也难以想象。
如果把小说所写山东省「两司八府」的行政建置,看作绍兴府「两分司八县」的递升一级放大,上述疑问就可迎刃而解。
绍兴系古越都城,向为浙东重镇,宋、明两代在此设有不少省级和半省级的衙署。就明代而言,这里设有布政分司和按察分司。
《万历绍兴府志》卷三〈署廨志〉载:「布政分司,府城内,在府东南一里,隶山阴。本绍兴卫军器局,正统六年知府罗以礼创建。」
「按察分司,府城内,在府东不一里,即宋浙东提刑司也。」
又据本志卷一和《嘉泰会稽志》卷一,绍兴府北宋末和明代均领会稽、山阴、萧山、诸暨、上虞、余姚、嵊、新昌等八县。
绍兴境内河道密布,舟船梭织,两分司八县行政长官同时聚于境内某处,自是易事。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7.html

《嘉庆山阴县志》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7.html

第二,察院、盐运司、工部。
第四十九回,宋御史按临东平,「鼓吹进东平府察院」。
第三十回,来保向蔡太师说:「蒙老爷天恩,书到,众盐客都牌提到盐运司,与了勘合,都放出来了。」
第六十五回,「管砖厂工部黄老爹来吊孝」,第六十八回,「工部安老爹来拜」。
察院、盐运分司、工部分司亦为明代绍兴府的常设衙署。
《万历绍兴府志》卷三〈署廨志〉载:「察院,府城内,在府东北二里,隶山阴。本射圃基,嘉靖二十九年御史王绅建。」
「两浙都转运盐分司,在府东不一里按察司前,隶山阴。即朱录事司故址,元大德二年建。」
「工部分司,在萧山县东南十五里单家堰。嘉靖十一年薛主事侨买民地建。」萧山单家堰距府城甚近。
小说中黄主事、安主事总是以过客的形象出现在西门府,但又并非稀见,这是绍兴工部分司不在府城,而又距府城不远的现实地理情况的反映。
第三,提刑院、都监、帅府。
第三十回,蔡太师对来保说,「我安你主人在你那山东提刑所做个理刑副千户」,第三十四回,西门庆分付青衣节级,「查了各人名字,明早解提刑院问理」。
提刑所、提刑院当指宋代的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提刑司)。
第四十九回,为迎接宋御史,「帅府周守备、荆都监、张团练都领人马披执跟随」,第九十五回,周守备面斥吴巡检说:「我钦奉朝廷敕命,保障地方,巡捕盗贼,提督军门,兼管河道。」
帅府应即宋代的经略安抚司。《宋史‧职官志七》载:
「经略安抚司,经略安抚使一人,以直阁以上充,掌一路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
建炎初,李纲请于沿河沿淮沿江置帅府,以文臣为安抚使,带马步军都总管,武臣一员为之副,许便宜行事。」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7.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