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忱(即安进士、安郎中)是《金瓶梅》中的重要人物之一。第三十六回写他“取中头甲,被言官论他是先朝宰相安惇之弟,系党人子孙,不可以魁多士。徽宗不得已,把蔡蕴擢为第一,做了状元。投在蔡京门下,做了假子,升秘书省正字。”其实,据《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八,宋崇宁二年三月“癸卯,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及第出身霍端友等五百三十八人,其尝上书在正等者升甲,邪等者黜之。时李阶举礼部第一;阶,深之子而陈瓘之甥也。安忱对策,言使党人之子魁多士,无以平天下。遂夺阶出身而忱第;忱,惇兄也。”这就告诉我们,安忱是安惇之兄。他在对策时,排斥元祐党人,提出党人之子不可魁多士,结果凭蔡京和安惇的关系,把原定状元李阶黜落,改由安忱夺魁。可见,《金瓶梅》把这段史实完全搞颠倒了,这到底是作者疏忽,还是另有用意,实在令人费解。
《金瓶梅》最末一回,写宋钦宗即位,金兵大举南下,“大元帅粘没喝,领十万人马,出山西太原府井陉道,来抢东京;副元帅斡离不,由檀州来抢高阳关”。这个粘没喝当是粘罕之误,参看《宋史·李纲传》所载:“靖康元年元月,金将斡离不渡河”,“金帅粘罕围太原”可证。但粘没喝是有这个人的,他是金世宗孙越王永功的第三个儿子,大定二十六年,诏赐名琳,见《金史》卷八十五《越王永功传》。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2.html
书中涉及到的明代人物,上限在成化年间,下限在隆庆、万历年间,多半是嘉靖时期的进士。由此可以推测,作者大概也是嘉靖时人。例如他写狄斯彬,不但知道他“刚而且方,不要钱”,而且还知道他“办事糊突,人叫他狄混”。如果作者不对狄斯彬有深切的了解,是决不可能有此具体的突兀之笔的。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2.html
这些历史人物中还有一个特点,即山东籍或在山东任过职的官僚特别多,如蔡京、侯蒙、张叔夜、韩邦奇、王炜、凌云翼、陈文昭、何其高等等,都多少与山东有些关系。这也说明,作者本人极有可能是山东土著或在山东有长期经历,对山东官场有较多了解的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2.html
《金瓶梅》的作者之谜,一直未能揭晓。据说推测的说法目前已有二十二种之多。① 由于《金瓶梅》的成书过程现在还眉目不清,众说纷纭,一时还不可能有令人信服的一致的结论。我在考证《金瓶梅》人物过程中获得这样一个初步的印象,即《金瓶梅》的成书过程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某些文士的个人创作经过民间艺人根据说唱的需要,加以敷衍而成;一是民间艺人的说唱脚本经过某些文士润色加工,然后改定。总之,不经过某些文士之手,是很难想象民间艺人会东拉西扯列举出这许多历史人物的。但某些文士,决不会是王世贞、李开先、贾三近、屠隆那样的“大名士”;却极有可能是生活在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在山东官场中混迹过的下层官吏和一般文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2.html
注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2.html
① 见《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辑。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2.html
① 《金瓶梅》第六十五回作《阳谷县知县狄斯朽”,“朽”字当改为“彬”。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2.html
② 见《<金瓶梅>成书问题三考》一文,刊于1985年第4期《复旦学报》。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2.html
① 见吴晓铃《大陆外的<金瓶梅>热》,载于《环球》一九八五年第八期。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