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瓶梅词话》中的笑话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一个子弟在院里嫖小娘。那一日作耍,装做贫子进去。老妈见他衣服蓝缕,不理他。坐了半日,茶也不拿出来。子弟说:“妈,我肚饥,有饭寻些来我吃。”老妈道:“米囤也晒,那讨饭来!”子弟又道:“既没饭,有水拿些来我洗洗脸罢。”老妈道:“少挑水钱,连日没送水来。”这子弟向袖中取出十两一锭银子放在桌子上,教买米顾水去。慌的老妈没口子道:“姐夫吃了脸洗饭?洗了饭吃脸?”

这则笑话逗得西门庆开怀大笑。这里足见帮闲之所以讲出一些令人捧腹的笑话来,目的是讨好主子,从而谋得一定好处,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有钱有势的西门庆来说,酒足饭饱之余,精神上最需要的是别人的奉承,是享受生活中的所谓“乐趣”。双方地位不同,意图有别,在他们看似珠联璧合的“合作”中各有所求,各有所得。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5.html

从性质来看,这些笑话大部分都是荤笑话。“所谓荤笑话,就专以男女间的性、性器官、性行为及其心理感受等为基本故事情节内容来挑逗人们的笑话。” [3] 《金瓶梅词话》中笑话的讲述者在讲荤笑话时滔滔不绝、津津乐道,而听众更是把听荤笑话当成一种乐趣。在第二十一回,孟玉楼生日,吴大妗子、杨姑娘、王姑子、薛姑子都来给玉楼上寿。孟玉楼等人一起围着两个姑子,让她们讲笑话。那王姑子不慌不忙,坐在炕上说了一则,可是,金莲不满意,说“俺每耳朵内不好听素,只好听荤的。”于是,王姑子又说了一则道: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5.html

一家三个媳妇儿,与公公上寿。先该大媳妇递酒,说:“公公好相一员官。”公公云:“我如何相官?”媳妇云:“坐在上面,家中大小都怕你,如何不相官?”次该二媳妇上来递酒,说:“公公相虎威皂隶。”公公曰:“我如何相虎威皂隶?”媳妇云:“你喝一声,家中大小都吃一惊,怎不相皂隶?”公公道:“你说的我好。”该第三媳妇递酒,上来说:“公公也不相官,也不相皂隶。”公公道:“却相个甚么?”媳妇道:“公公相个外郎。”公公道:“我如何相外郎?”媳妇云:“不相外郎,如何六房里都串到?”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5.html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可见,荤笑话的魅力不同凡响。对于这样的荤笑话,有的论者认为“可以使人们从意念上突破性禁忌的藩篱和桎梏,将压抑已久的性爱欲望轻松惬意地宣泄和释放出来;因此笑(笑话)是一条既能满足精神上的性爱欲望,又能适应人类的‘犯规’‘犯法’的攻击本能,还能间离和超越社会禁忌的安全通道。” [4] 还有学者认为:“这类笑话大多是摒弃了两性关系中美好情感因素,不讲道德是非,专以迎合小市民卑俗心理。” [5] 尽管观点见仁见智,但荤笑话被广泛应用于世俗社会日常生活的多种场合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金瓶梅词话》中荤笑话的大量出现,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时社会淫靡之风盛行,晚明时期“流风愈趋愈下,惯习骄吝,互尚荒佚,以欢宴放饮为豁达,以珍味艳色为盛礼。其流至于市井贩鬻厮皂走卒,亦多缨帽缃鞋,纱裙细袴,酒庐茶肆,异调新声,泊泊浸淫,靡焉不振”。 [6] 《金瓶梅词话》是时代的产物,其中的荤笑话以及秽亵的语言,正是当时社会风气的折射。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5.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5.html

小说和笑话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而作者将笑话镶嵌于小说作品中,不仅使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增强了作品的娱乐性和感染力,同时在艺术上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5.html

首先,笑话具有嘲讽的作用,这在《金瓶梅词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讽刺文学作品中,笑话是能发挥匕首作用的”。 [7] 《金瓶梅词话》即是如此,其在表明作者态度,嘲讽某些人物时,笑话往往起到关键的作用。如第十二回,谢希大提议说笑话与桂姐下酒,他先讲了则: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5.html

有一个泥水匠在院中墁地。老妈儿怠慢着他些儿,他暗暗把阴沟内堵上个砖。落后天下雨,积的满院子都是水。老妈慌了,寻的他来,多与他酒饭,还秤了一钱银子,央他打水平 。那泥水匠吃了酒饭,悄悄去阴沟内把那个砖拿出,把水登时出的磬尽。老妈便问作头:“此是那里的病?”泥水匠回道:“这病与你老人家病一样,有钱便流,无钱不流。”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5.html

作者借谢希大之口,运用这则笑话巧妙的讽刺了李桂姐这一妓女形象。张竹坡在夹评中说:“写桂姐之假。” [8] 这个“假”字应作“假情、假意”之解。在“西门庆梳笼李桂姐”一节,西门庆要李桂姐唱南曲听,而“那桂姐坐着只是笑,半日不动身”,当西门庆让玳安取出五两一锭银子时,桂姐方才下席来唱。张竹坡在此回夹评中评说,李桂姐不动身唱南曲是一种圈套,西门庆纵身而跳,上了李桂姐的套。我们从李桂姐对西门庆的一举一动中,看到的是她对西门庆的引诱。对于桂姐不见银子,不唱南曲的行为,可谓“假情、假意”。再者,李桂姐听了祝日念诵读的潘金莲写给西门庆的情诗,立即“撇了酒席,走入房中,倒在床上,面朝里边睡了。”李桂姐在这里真是醋意大发吗?我们从西门庆给桂姐的梳笼钱可以见出一些端倪。西门庆出手就是“五十两银子,四套衣裳”,可谓是大方之极,这样一位大财主,桂姐怎能让其归家呢?桂姐所挽留的是人是钱,可想而知,对于李桂姐的这种“假情、假意”谢希大更是亲眼目睹,因此,作者让其以笑话的形式给以揭露。这则笑话中一个“流”字,语意双关,含意深刻。“流”是“留”的谐音,因西门庆有钱,桂姐便想尽一切办法留住他。这里一针见血,借笑话讽刺了已被金钱利欲扭曲的妓女的性格。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谢希大如此揭人短处,桂姐甚是恼火,于是,回奉了一则: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5.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