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禁了《金瓶梅》?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观点撷录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2038.html
金瓶梅》与“禁”(1)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2038.html

本文来自金学会公号发布文章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2038.html

是康熙禁了《金瓶梅》?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2038.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2038.html

明代小说《金瓶梅》被禁始于满清入关以后。最早透露出《金瓶梅》被禁信息的时间, 是乾隆元年二月。在闭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文中, 有“《水浒》、《金瓶梅》, 诲盗诲淫, 久干例禁。”的句目。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2038.html

其实,第一次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的大规模禁止,在清未入关之前便已经开始了。清天聪九年,即公元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下诏对汉人的演义小说“停其翻译”,当然此时的措施还相对比较温和。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2038.html

清顺治九年, 也就是满清入关之后的公元1653年, 对小说戏曲的禁令便有恫吓的色彩了:“坛间书贾, 只许刊行理学、政治有益文业诸书, 其它琐语淫词, 及一切滥刻窗艺社稿, 通行业禁, 违者重究治”。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2038.html

康熙二十六年, 即公元1688年, 禁毁小说书目开出一百五十余种;康熙五十三年, 则复颁谕:“私行造卖刷印者, 系官革职, 军民杖一百, 流三千里。卖者杖一百, 看者杖一百。”作为“淫书之首”的《金瓶梅》“向干例禁”, 对它的禁令, 更是格外森严。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2038.html

清乾隆、嘉庆两朝以来,《金瓶梅》的版本在坊间刊布,是以极其秘密的方式进行的。当局为防止其流布,采取了一系列软硬兼施的政策,其中包括以成本价收购坊间所藏的版片书本,或号召坊间自行销毁。《金瓶梅》自问世到如今,一个“禁”字贯穿其间。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2038.html

 

 

《金瓶梅》为什么被戴上“淫书”的帽子:你无法将“肥肉很油腻”这句话传达给饭都吃不饱的人
社会阶级的构成是金字塔型的, 处在底层的老百姓永远占据大多数, 他们手中掌握的生产资料很少, 无法站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上去领略《金瓶梅》所传达的教化意义。

 

就好比我们无法将“肥肉很油腻”这句话传达给饭都吃不饱的人。

 

于是, 这一大批读者不自觉地省略了《金瓶梅》所要真正传递的瑰宝, 而将目光全然集中在了承载瑰宝的砖瓦之上。

 

正是大批这样的读者赋予作品主观价值,对作品本身价值起了很多影响,而这种影响,直接导致《金瓶梅》被扣上了“淫书”的帽子。

 

从单一的角度看作品并用舍本取末的方式去理解作品, 显然曲解、背离了作者本来的意图, 也使《金瓶梅》被蒙上异样色彩, 难以在主流文化中立足。

哪些人会将《金瓶梅》当做工具书:他们看不见高处的背后是毁灭
大部分百姓之上,是掌握一部分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人,这部分人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又处在欲望不断膨胀而得不到满足的状态中。

 

《金瓶梅》对于这部分读者的价值,就像如今官场小说对于商人的价值, 他们只会看到作品中人物从低处往高处走的这一段, 而看不见高处的背后是毁灭。

 

在这部分读者看来, 《金瓶梅》不是内涵深厚的文学作品, 而是一本能使人纵横商海发家致富的实用工具书。这样的理解虽然能勉强称之为是对作品的进一步认识, 但不完整的认识仍然是曲解的另一种形式。

哪些人看《金瓶梅》不惧:来自生活的震撼已经无法唤醒他们
再往上看, 是为数不多的掌握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人, 他们的物质基础雄厚, 类似于发展到顶峰时期的西门庆

他们已经占有了绝对的有利资源, 但也已经习惯了被欲望支配。就像西门庆沉浸于情欲无法自拔一样, 这部分读者也在自己的欲望漩涡中无法自拔。

对这部分长期浸泡在声色犬马中的读者来说, 他们的真实生活中必有和西门庆、潘金莲一样的人, 这样的人也许是他们的同僚, 也许是他们的床伴, 也许是他们的同路人。

但在人欲的麻痹下, 来自于生活的真实震撼已经无法唤醒他们, 《金瓶梅》对于他们而言,只是日常生活写实描写,熟悉的生活又有何惧?于这等人而言, 《金瓶梅》不过是其烂熟于心的个人生活手册罢了。

奔头 @Shanghai
封面插画来自清代宫廷画家 @冷枚

本文来自金学会公号发布文章,作者彭依彤

略作编辑,权侵删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