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久 |《金瓶梅词话》的后二十回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所征引的元明杂剧有《西厢记》(八十三回)、《绣襦记》(九十九回)。
因为这些,所以后二十回的续作问题没有更多引起研究者注意。

 

四、后二十回的续作者是南方籍作家,这从后二十回对前八十回方言系统的游移可以看得出来。
当然后二十回的基调还是山东方言,有些写得还很精彩,比如八十六回吴月娘发卖潘金莲时王婆(实际上应是吴月娘)与潘金莲的方言韵白对话,但他对鲁方言的篡改却明显地带有南方方言色彩。
这里或许可以提出前八十回中也有时作吴语的倾向,我认为,有很大的可能是续作者在对前八十回修订的基础上续写了后二十回。

五、同前八十回的作者一样,后二十回的续作者也不是「大名士」。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0.html

他不仅生吞活剥他人之作(征引词曲及其它作品的故事情节),而且语言粗疏,礼俗不文,情节牵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不像「大名士」的作品。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0.html

通过对《金瓶梅词话》整体的文本考察我们会发现,这部书实际上是由多名作家完成的:
第一至第五十二回,第五十八至第八十回是一位作家完成的;第五十三回至第五十七回「这五回」,研究者分析由两位以上作者完成补入;第八十一至一百回则由另一位作者续写。
所以词话本的《金瓶梅》实际上并未真正完成「世代积累型」的集体创作向纯粹文人独立创作的过渡。
我们研究《金瓶梅词话》的成书过程,后二十回是个不能忽略的文本。

注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0.html

1 第一回回评。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0.html

2 张竹坡:〈金瓶梅读法〉,三十八。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0.html

3 文龙第九十二回评。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0.html

4《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0.html

5 袁宏道:《锦帆集之四‧尺牍‧致董思白》。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0.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0.html

文章作者单位:四库全书编委会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0.html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原文收录于《何香久<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有限公司。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