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书说”,是旧时代的概念,它并不科学,且含有强烈的贬义,带有浓重的情感色彩。而“性”是个中性字,没有贬褒,不带情感色彩,因此,将所谓“淫书”改称为现代概念的“性书”、“性小说”,比较科学。
《金瓶梅》写的世态人情中,性与性行为的描写占了很大的篇幅。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92.html
小说写到了晚明社会各色人物的性心理、性观念、性器官崇拜、性能力崇拜、性行为、性虐待、性癖好、同性恋、双性恋、嫖娼、卖淫、性掠夺、性侵犯、性贿赂、婚姻、家庭、生殖、性病、性暴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92.html
在常人眼里,性小说是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的产物,毫无价值可言。但作为性小说之一的《金瓶梅》,则有非同凡响的价值。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92.html
就文学史上的贡献而论,《金瓶梅》写性,写各色人物的自然情欲,勇敢地向人们生活中最隐秘的深处挺进,这无疑是对小说主题、题材的重大开拓。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92.html
如果从性学角度来考察,它在中国性文化史上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92.html
《如意君传》、《浪史》、《绣榻野史》等性小说,完全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专写性交媾,认识价值、历史价值都谈不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92.html
《金瓶梅》则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写性,全面系统深刻地揭示了晚明社会的性纵欲风气(而不是专写性交媾)。它在中国性文化史上的贡献有三: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92.html
一、由于它写性的全面性,多层次、多角度性,且涉及到全社会的各色人物、各个层面,它几乎涉及到性学、性文化研究的各个方面。因此,它是中国性文化史上的一部百科全书。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92.html
二、晚明社会的性文化现象,在中国性文化史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性。《金瓶梅》全面揭示了这一时代的性文化现象,因此它是一部“断代性文化史”,在中国性文化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具有很高的地位。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92.html
三、由于它是小说,它对性现象的描述是细腻的、直观的、形象的。这是任何一部性学理论著作都无法做到的。因此,它为中国性文化研究提供了一部唯一的、形象直观的研究资料。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92.html
当然,《金瓶梅》写性也有严重的缺陷。作者在揭露晚明社会性纵欲风气,特别是写性交媾时,所持的基本上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描写,其态度是崇扬多于批判。
作者大写特写西门庆的超强性能力,完全失去了现实的真实性和典型意义,表现了作者的庸俗的审美情趣。
作者离开情节的发展,多次对男女性器官作独立的显微式的扫描,这表明作者就是一个性器官的狂热崇拜者和性纵欲的实践者。
鲁迅先生将《金瓶梅》中写世情与写性完全割裂开来,把写性的内容完全看成是糟粕,可能是受其时代的束缚,对小说性描写的批评失之于平庸,殊为可惜。
《周钧韬金瓶梅研究文集》
《红楼梦》“打破说”乃是“祖冠孙戴”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指出:
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相不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此话一出,又成近百年来统治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界的金科玉律。其实这个论断不能成立。
作为“人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早已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那能轮到《红楼梦》。毛泽东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
在古代小说艺术创新的历程中,《金瓶梅》是爷爷,《姑妄言》是儿子,《红楼梦》则是孙子。
鲁迅的“打破说”这顶帽子应该戴在爷爷头上,却偏偏戴在了孙子头上,可谓“祖冠孙戴”,个中原因令人费解。
《金瓶梅》在小说观念和小说艺术上的创新,非同凡响。
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金瓶梅》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它开启了人情小说创作的先河,标志着中国小说艺术渐趋成熟和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
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它比前代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在艺术上有了多方面的开拓和创新。
以前的长篇小说,以写超乎凡俗的奇人奇事为能事,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距离。
《金瓶梅》直接面对现实社会,直面人生,真实地再现了明代中国社会的种种人情世态。
真实而又形象地,广阔而又深刻地再现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这是小说艺术的独特功能。
可以说,自《金瓶梅》起,小说艺术的这一独特功能开始充分发挥并日臻完善。
以前的长篇小说,受平话艺术的束缚,以故事情节取胜,人物塑造则处于从属地位,人物服从故事。
《金瓶梅》则以塑造人物为主,故事情节降之从属地位,情节服从人物。鲜明地刻画人物性格,多方面地塑造各色人物形象,这一小说艺术的独特功能,也自《金瓶梅》起开始充分发挥并日臻完善。
在《金瓶梅》中,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得到了重大发展。
以前的小说人物性格具有单一化的倾向。《金瓶梅》中的人物,具有复杂的个性化的性格特征,从横向来看由多种性格因素组成,呈现多元的多侧面的状态;
从纵向来看呈现多种层次结构。作者还善于写出人物性格的深层和表层、次表层之间的错位和矛盾。
以前的小说人物性格具有善恶、美丑绝对化的倾向。《金瓶梅》作者善于将人物的善恶、美丑一起揭示出来,其人物形象具有善恶相兼、美丑相容的特征。
这是作者将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原理,应用于小说人物创造的一个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