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作者冯梦龙考述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总之,从欣欣子序、东吳弄珠客序、廿公跋的内在统一, 从冯梦龙采取笔名的惯例以及三篇叙文诙谐幽默风格的共同来看, 欣欣子、东吳弄珠客、廿公也与兰陵笑笑生的化名一样, 都应为冯梦龙。

冯梦龙化名的缘由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冯梦龙为什么要化名兰陵笑笑生创作《金瓶梅》?又为什么要化名欣欣子、东吳弄珠客、廿公来为《金瓶梅》写序跋呢? 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冯梦龙化名的第一个原因, 是他吸取了编纂《挂枝儿》的所遭诋毁的惨痛教训。据钮秀《觚賸续编》卷二记载,“梦龙文多游戏,‘挂枝儿’小曲与叶文‘新斗谱’皆其所撰。浮薄子弟,廉然倾动,至有覆家破产者。其父兄群起讦之,事不可解。”在这种情况下,冯梦龙只好到南京向恩师熊廷弼求援。一见面,“熊忽问曰:‘海内冯生挂枝曲,曾携一二册以惠老夫否?’冯跼蹐不置辞,唯唯引咎,因致千里求援之意。”熊廷弼对于冯梦龙的“求援之事,并无所答”,只是用“枯鱼焦腐二簋、粟饭一盂”来招待冯梦龙。临行前,熊廷弼托冯梦龙给故人带封信,并送一个数十斤的冬瓜给冯梦龙。冯梦龙“意甚怏怏”,只好“伛偻祗受”,还没到上船时,“即委瓜于地,鼓棹而去”。当冯梦龙把信送到熊廷弼故人所居的“巨镇”时,“主人即躬谒冯延至其家”,不仅盛筵款待他,而且赠“白金三百”给冯梦龙。冯梦龙—到家,“则闻熊飞书当道, 而被讦之事已释”。熊廷弼为什么要这样作呢? 诚如钮秀所言:“盖熊公心爱龙子,惜其露才炫名, 故示菲薄, 而行李之穷, 则假诸途以厚济之。怨谤之集, 故移书以潛消之。”可见熊廷弼欣赏冯梦龙的才华,但又不满意冯梦龙的轻狂浅薄,所以表面上使他难堪,而暗地里又替他解围,目的是要使冯梦龙从中吸取教训。冯梦龙的《童痴—弄·挂枝儿》成书于1609年,《金瓶梅词话》成书于1617年,而《金瓶梅词话》在抄本流传时已遭到董思白等人的诋毁,所以冯梦龙当然要用化名来署作者,用化名来写肯定《金瓶梅》的序跋,这是一种不言而自明的作法。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冯梦龙化名的第二个原因,在于他的功名进取心很强。冯梦龙出身于一个儒士家庭,从小受到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熏陶,总想通过仕途而对国家与人民有所作为。他屡赴试场求功名,但因当时社会黑暗,压抑人才,使他屡试不中。但是,冯梦龙并未因此罢休,终于在五十七岁时以岁贡而任丹徒训导,在六十—岁时迁任福建寿宁县后,实现了他的宿愿。在这种强烈的功名事业心的支配下,又鉴于他在二十五岁时所遭致的“无赖冯生唱挂枝”的社会非议,因此,他创作、评价《金瓶梅》这部所谓“淫书”时,只好改头换面地署假名。如果他署真名,再背上一个无赖冯生著《金瓶》的臭名,那他的功名事业只能成为一个泡影。对于这种利害关系,冯梦龙当然是十分清楚的。冯梦龙不仅化名创作、评价《金瓶梅》,而且在凡是“言情”的作品上,他都一概署假名,甚至一书用几个假名。如《警世通言》的左记题言中的无碍居士、可一主人、平平问主人、木铎老人,都是冯梦龙的化名。容肇祖指出:“《情史》与《智囊》及《谭概》为一类的书籍,而《情史》独不自署姓名,且不署‘龙子犹’假名,只有‘龙子犹’之名作序,称作者为‘詹詹外史氏’,大约以中间有近于秽亵之语,恐来谤议,故遂如此。”16相比之下,《金瓶梅》在世人眼中不知要比《情史》“淫秽”多少倍,所以冯梦龙不但不用真名来署作者,而且连序跋的作者也不用“龙子犹”这个令人一望而知的假名,干脆署欣欣子,东吳弄珠客、廿公等假名,让人们怀疑不到他的头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冯梦龙化名的第三个原因,是出于为世情小说开辟道路的需要。这里我们有必要利用背景这个范畴,把冯梦龙化名的实质放在明中叶以后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述。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随着反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的唯心观而出现的重“人伦物理”的唯物主义思潮的兴起, 在文艺领域内也出现了一种宣扬个解放、主张思想自由的进步思潮。在诗文方面,袁氏三兄弟力主“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作家要“信口而出,信口而谈”。在戏曲方面,湯显祖高张“主情”的旗帜,反对道学家从精神到肉体摧残妇女。但是,因诗文历来是文坛正宗;湯显祖的戏曲仍囿于才子佳人题材之中,且又未跳出大团圆结局的框架,加之词采华美;所以,袁氏三兄弟及湯显祖所承受的压力,相应来说比较小。而冯梦龙致力编纂、创作的是世情小说,小说本来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末流。何况冯梦龙提倡的又是写市井小人日常生活的小说,其中不仅反映了他们的物质欲望,甚至还描写了他们的男女私情。因此,冯梦龙所承担的风险也更大。于是,他在编纂《三言》等世情小说时,时而化名为“绿天馆主人”、“笑花主主人”“抱瓮老人”、“木铎老人”、“平平问主人”,时而化名为“茂苑野史氏”、“无碍居士”、“可一居士”、“可一主人”,意在假借众人之口来肯定世情小说。他在《金瓶梅词话》上所用的四个假名,其意图也是如此。不仅如此,当《新平妖传》再版时,冯梦龙在“重订旧叙”中化名“楚黄张无咎”再次肯定《金瓶梅》是“另辟幽蹊,曲中奏雅,然一方之言,一家之政,可谓奇书,无当巨览,其《水浒》之亚乎!”这就导致了康熙年间张竹坡的“第一奇书”说 17 。冯梦龙还化名为“崢宵主人”在《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凡例》中指出这部小说“是书动关政务,故不学《水浒》之组织世态,不效《西游》之组织幻景,不习《金瓶》之闺情,不祖《三国》诸志之奸诈。”在此他把《金瓶梅》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论这也就导致了明末清初李渔的“四大奇书”说 18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冯梦龙用假名为《金瓶梅》作序写跋,确实为《金瓶梅》的流传开辟了道路。这决不是魏子云所认为的那样, 冯梦龙“居然一生无只字论及”《金瓶梅》 19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