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作者冯梦龙考述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冯梦龙创作《金瓶梅》的三个阶段

探讨冯梦龙创作《金瓶梅》的过程,由于作者连真名都未署在作品上面,不愿让人们知道是他的作品,更没有给后人留下有关创作方面的直接资料,我们只好借助《金瓶梅>版本流传的情况,兼及冯梦龙的生活经历作一番大致的考述。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冯梦龙创作《金瓶梅》的第一阶段,时间约在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丙申)或前一两年,此时的《金瓶梅》只有三十回。从欣欣子的序和“廿公跋”中,我们可以窺见冯梦龙所著的《金瓶梅》原先拟名为《金瓶梅传》,即写的是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个女性与西门庆的私生活。这个简短的《金瓶梅传》创作于何时?篇幅有多大?这从袁宏道的《与董思白》书中可以略知一二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金瓶梅》从何得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后段在何处抄竟,当于何处倒换?幸一得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袁宏道的这封信,是提供《金瓶梅》抄本流传的第一个最直接、最早的可信资料。这封信写于1596年,是在吳县写的。这就告诉我们,《金瓶梅》最早的抄本流传是在江苏一带,时间当为1596年或前一两年,因为当时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春宮画与淫书大量公开流行,所以《金瓶梅》一经脱稿,便可以迅速流传,这是其一。其二,信中以《七发》类比《金瓶梅》,而《七发》是以饮食、音乐等七事劝说楚太子,要他绝情寡欲,改变生活方式。袁宏道作为一个反理学的理论家,对《七发》中的封建规劝当然是持反对态度,而欣赏作品中所陈述的七个方面的物质享受。《金瓶梅》主要是写“金”、“瓶”、“梅”的食、色,在客观上反映了人的自然本性,所以袁宏道从主张写真性出发,肯定《金瓶梅》胜过《七发》。其三,信中说《金瓶梅》“后段在何处抄竟,当于何处倒换?”这说明袁宏道所见到的是个不全的传抄本,看不出人物的结局。但是这个不全本的《金瓶梅》既已在社会上流传,就必然带有某种完整性。而从万历本的《金瓶梅》来看,前三十回正好是“金”“瓶”“梅”全归西门庆占有,基本上具备《金瓶梅》的构架。冯梦龙生于1574年元月,到1596年他已有二十二岁而这个只有三十回的《金瓶梅》,其中前十回基本是根据《水浒传》中武松打虎、杀嫂等情节演变而来,所以作为一个“才情跌宕”、已经涉世的青年人,又受到家中所藏的宋元话本的艺术熏陶 20 ,冯梦龙完全能驾驭《金瓶梅》这个题材,并在短时间内把它写出来。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冯梦龙创作《金瓶梅》的第二阶段,时间约为1596年至1614年之间,此时的《金瓶梅》已有八十回。从《游居杮录》中,我们知道只有三十回的《金瓶梅》刚一问世,就被江苏的假道学家董思白诬为淫书。但从冯梦龙的为人与思想来看,冯梦龙是鄙视董思白的为人的,不会因董思白的一句话而终止自己的创作。所以,冯梦龙创作《金瓶梅》的第二阶段始于1596年。那么这一阶段止于何时呢?又从前文所引的沈德符的那段记载中,我们知道袁宏道在万历三十四年就告诉沈德符,麻城刘承禧家有《金瓶梅》的“全本”。万历丙午年即1606年,这也就是说《金瓶梅》巳经脱稿并为刘承禧所收藏。这个时期的《金瓶梅》又是些什么内容呢?《游居柿录》中有所披露: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旧时京师,有一西门千户,延一绍兴老儒于家。老儒无事,逐日记其家淫荡风月之事,以西门庆影其主人,以余影其诸姬。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袁中道的这则日记写于1614年。日记告诉我们,《金瓶梅》写的是西门千户家中的私生活。而西门庆封为提刑所副千户是现流行的词话本的第三十回, 西门庆升为正千户则是七十一回, 西门庆纵欲身亡又是七十九回, 西门庆一死, 其妻妾又必然离散, 所以此时的《金瓶梅》约为八十回。关于这方面的情况, 披露得最清楚的是谢肇淛的《金瓶梅》跋。这篇跋语告诉我们: 一、他所见到的是《金瓶梅》传抄本,“此书向无镂版,抄写流传,参差散失”。二、这个传抄本上没有因果报应的内容,只有“朝野之政务,官私之晋接,闺闼之媟语,市俚之猥谈”等方面的描写。三、此“书凡数百万言,为卷二十,始末不过数年事耳。”而《金瓶梅》前八十回正是写西门庆从二十七岁到三十三岁的几年间的生活丑闻,后二十回则写了西门庆的儿子孝哥儿从出生到出家十五年间的事。四、谢肇淛说他的传抄本是从袁中郞那里“得其十三”,从丘诸城那里“得其十五”,“而厥所未备,以俟他日”。据考证,他是1598年从袁中郞那里得到十分之三的《金瓶梅》,而于1616年从丘诸城那里又得到后增的十分之五的《金瓶梅》。如以百回来计算,他手中的《金瓶梅》正好合为八十回。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而从1596年到1606年,正好是冯梦龙从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的青壮年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他的思想更为成熟,阅历史更为丰富,艺术素养更为完备,才有可能把蔡京之流的腐朽糜烂揭示得那样充分。又正因为他到过湖北麻城讲过学,所以麻城刘承禧家才有所谓的“全本”《金瓶梅》。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冯梦龙创作《金瓶梅》的第三阶段,始于1613年,止于1617年,在这个阶段中,冯梦龙将八十回的《金瓶梅》扩充为即我们今天所见到百回词话本。八十回本的《金瓶梅》抄本经刘承禧、袁宏道、袁中道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后,复又遭到沈德符、袁中道、李日华的诋毁 21 ,而沈德符则是首发其难。这就使冯梦龙看到,要使《金瓶梅》合法地存在下去,必须要给它涂上一层保护色。而宣扬因果报应,正是中国话本小说的传统。于是冯梦龙不得不旧调重弹,将八十回的《金瓶梅》改为百回本的《金瓶梅词话》,增写了有关因果报应的内容。本来《金瓶梅》七十九回写到西门庆纵欲身亡, 按理只消用一回写孙雪娥私奔、孟玉楼改嫁、潘金莲与春梅被卖,便可结束全书。由于冯梦龙要增写因果报应,所以在后二十回里又写了潘金莲与女婿陈经济通奸,写西门庆的家人来旺儿盜财与孙雪娥私奔, 写西门庆的结拜兄弟如何帮着别人来娶西门庆的小妾, 写西门庆的儿子出家当和尙, 使他绝了后代。这些描写,意在告诉人们,如若象西门庆那样贪财恋色, 必然要遭报应, 这种报应远在儿孙近在自己。由于冯梦龙扩充《金瓶梅》时, 违背了从生活出发的创作规律, 而是“主题先行”,把形象当作宣扬因果报应的工具。所以,《金瓶梅》的后二十回不及前八十回那样真实生动,紧凑有力, 给人一种尾大不掉的拖沓感觉,这 就是学术界公认的二十回与前八十回不协调的真正原因。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