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人 | 《金瓶梅》:​中国16世纪后期「社会风俗史」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对长期凝滞的中国古代社会历程来说,这一安排又绝非是作者主观的历史超越感的结果,而是对晚明社会呈现的特殊文化景观的合理选择。
其次,在《金瓶梅》中,西门庆一家的兴衰荣枯,仅仅是作为作品描写的结构中心,而非作品内容的全部,作者通过这一家庭成员的种种社会活动,实际把我们引入了一个时代生活的大千世界。
晚明时期,当《金瓶梅》尚以抄本形式流传之时,闽人谢肇淛就对《金瓶梅》所写社会生活内容的广泛丰富表示惊讶:
书凡数百万言,为卷二十,始末不过数年事耳。其中朝野之政务,官私之晋接,闺闼之媟语,市里之猥谈,与夫势交利合之态,心输背笑之局,桑中濮上之期,尊罍枕席之语,驵之机械意智,粉黛之自媚争妍,狎客之从谀逢迎,奴佁之稽唇淬语,穷极境象,駴意快心。譬之范工抟泥,妍媸老少,人鬼万殊,不徒肖其貌,且并其神传之,信稗官之上乘,炉锤之妙手也。(《小草斋文集‧金瓶梅跋》)
这种对社会生活的广阔展现,充分说明《金瓶梅》不是单纯的「家庭小说」。而正因为如此,《金瓶梅》的出现才更显得不同凡响。
确实,《金瓶梅》以一个商人家庭为中心,「放笔一写」,广视角、多侧面地画出了整整一个时代丰赡繁富、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画卷。这使人想起老巴尔札克的一段自白:
「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编制恶习和德行的清单,搜集情欲的主要事实,刻画性格,选择社会主要事件,结合几个性质相同的性格的特点,揉成典型人物,这样,我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学家忘记写的那部历史,就是社会风俗史。」[3]
巴尔札克用他的创作实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勃兰兑斯因此赞扬他写出了法国的「全部风貌」[4];恩格斯也认为他「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5]。
《金瓶梅》当然较之巴尔札克的《人间喜剧》显得幼稚粗疏,但如从它反映的时代社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说:
「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寄意于时俗,盖会生活的广度和真实性来说,也确是一部「风俗史」性的作品。有谓也。」
揭出作者本来就有要表现「时俗」的出发点。鲁迅说:「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就文辞与意象以观《金瓶梅》,,则不外描写世情。」[6]
郑振铎进一步认为:「表现真实的中国社会的形形色色者,舍《金瓶梅》恐怕找不到更重要的一部小说了。」[7]
世界上许多著名百科全书都重在从《金瓶梅》所描写的社会生活的广泛和时代特征来介绍这部作品,如《美国大百科全书》专条介绍说:「《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对中国16 世纪社会生活和风俗作了生动而逼真的描绘。」[8]
也有人直接从比较的角度谈阅读的体会:
我们读了它以后,知道了明末清初的人情风俗、语言文字,更知道了那时候的家庭状况和妇女心理,连带又知道了那个社会的一切。等于我们读了巴尔札克的《人间喜剧》(Comedie Humaiue)和佐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Rougom-Macquart)二书,知道了法国十九世纪的一切一样。[9]
因此,从根本上说,《金瓶梅》是一部中国16 世纪后期的社会风俗史。
不少涉及《金瓶梅》的论著,都认为《金瓶梅》是这样一部小说:
它通过西门庆样一个「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封建势力代表人物及其罪恶生活的历史,深入地暴露了明代中叶以来的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但是,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封建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却是一个商人,他的全部遭际都是以商业为基础的。
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这一典型的剖析,了解晚明商业活动之一般,乃至认识商人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普遍命运。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9.html

《新刻金瓶梅词话》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9.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9.html

第79 回,当西门庆即将离开这个他无限留恋的世界时,对于身后之事留下了遗嘱,除了要他的妻妾为他守节的叮咛外,就是对经济问题作了最后交待:
我死后,段子铺是五万银子本钱,有你乔家亲爹那边多少本利,都找与他。
教傅伙计把货卖一宗交一宗,休要开了。贲四绒线铺,本银六千五百两;吴二舅绸绒铺是五千两,都卖尽了货物,收了来家。
又李三、黄四身上,还欠五百两本钱、一百五十两利钱未算,讨来发送我。
你只和傅伙计守着家门这两个铺子罢。段子铺占用钱两万两,生药铺五千两。
韩伙计、来宝松江船上四千两,开了河,你早起身往下边接船去,接了来家,卖了银子交进来,你娘儿们盘缠。前边刘学官还少我二百两,华主簿少我五十两,门外徐四铺内还本利欠我三百四十两,都有合同见在,上紧使人催去。
到后日,对门并狮子街两处房子,都卖了罢,只怕你们娘儿们顾揽不过来。(引自《新刻金瓶梅词话》,下同)
这段话是算账,尚不能概括这个精明商人的商业活动。第69 回,文嫂充当「马泊六」,为西门庆拉纤,对林太太说的一番话虽然简单却比较全面:
县门前西门大老爹,如今见在提刑院做掌刑千户,家中放官吏债,开四五处铺面:段子铺、生药铺、绸绢铺、绒线铺,外边江湖又走标船,扬州兴贩盐引,东平府上纳香蜡,伙计主管约有数十。
东京蔡太师是他干爹,朱太尉是他卫主,翟管家是他亲家,巡抚、巡按多与他相交,知府、知县更是不消说。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9.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