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作为“批评行为的第一个阶段”的构建,主要在于“确定原作者创作意图下作品体现出的特征”,“要在各个层次上还原出原作的特征”,那么,特别是作为“批评的核心环节”的阐释,“要突破构建阶段所确定的边界”,也因此可以说“阐释是收缩之后的扩张”,
这是由于“即便批评家坐上时间机器,或者有通灵的能力,可以自动完成作品的构建,依旧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作品加以阐释”,与构建环节不同,“阐释环节主要体现出批评家或读者的兴趣”,也就是“阐释必须直接应对批评家或读者的状况,而不是困守于原作之中,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意味着阐释环节具有的某种不确定性和开放性。[③]阿拉斯泰尔·福勒划分文学或文类批评三个逻辑阶段而提出的批评原则,应该说比较符合文学批评的实践。
就中国古典诗歌而言,文类体制的限定和以蕴藉传达为尚的文本表现艺术,增加了批评家或读者在“构建”、“评价”尤其是“阐释”等诸环节的批评空间,由此,自然也增加了文本批评“因人而异”的复杂情形,而这同样反映在明代的诗学思想系统之中。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8.html
鉴于各类诗歌批评与理论著述成为诗学思想的主要载体,因此,本书面向有明一代诗学思想发展历史所进行的考察,乃以各类明人诗话、诗歌评点以及各种序跋论说等相关的诗学文献作为重点的研究资源。
从明人的整个诗学话语系统来看,可谓是众说标立,异态纷呈,表现出复杂而多元的显著特点。
然而以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而言,尽管相关的一些成果已从不同角度和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之,但在总体上,或主要着眼于对某一流派、某一地域诗人群体,若干代表性诗家或论家的探析,或仅在考察通代诗学流变的过程中简略述及之,或重点从接受史的角度,梳理诸如唐诗这类经典诗歌传统的接受历程。
这一切,不仅在客观上为学人提供了强化明代诗学思想研究更多的探讨空间,并且赋予了致力于诗学资源异常丰富、思想脉络相对复杂明代诗学的全面研究以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书的研究任务和基本目标,在于系统考察有明一代二百七十馀年间诗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立足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勉力廓清横亘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诗学思想演化的总体态势,在此基础上,揭橥其在中国诗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一是力图从整体而有机的层面出发,在系统开掘和解析有明一代丰富诗学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梳理这一历史时期诗学思想的多重脉络,深入辨识它的总体演化趋向,结合对其具体发展历史进程的探讨,展示它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和精神内蕴,并进而审观明代诗学在整个诗学思想发展史上的特殊位置;
二是通过对明代诗学思想史的系统考察,深化对于整个明代文学思想、乃至于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史的系统认知,促进包括诗学思想在内的文学思想这一研究领域朝着更为全面而深入的方向拓展,推动明代文学史、乃至于中国文学史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纵深开展。
站在一种历史过程的观照角度,文学和文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均具有其自身的进行特征,而对不同的特征描述,则应以从历史过程中抽绎出来的价值系统为参照。
勒内·韦勒克《文学理论》一书论及文学史的分期问题,指出:“即使我们有了一套简洁地把人类文化史,包括政治、哲学及其他艺术等的历史再加细分的分期,文学史也仍然不应该满足于接受从具有不同目的的许多材料里得来的某一种系统。
不应该把文学视为仅仅是人类政治、社会或甚至是理智发展史的消极反映或摹本。因此,文学分期应该纯粹按照文学的标准来制定。”又指出:“我们的出发点必须是以作为文学的文学发展史。
这样,分期就只是文学一般发展中的细分的小段而已。它的历史只能参照一个不断变化的价值系统而写成,而这一个价值系统必须从历史本身中抽象出来。
因此,一个时期就是一个由文学的规范、标准和惯例的体系所支配的时间的横断面,这些规范、标准和惯例的被采用、传播、变化、综合以及消失是能够加以探索的。
”韦勒克强调这种“文学的规范、标准和惯例的体系”,“必须从历史本身中抽取这一体系”,“必须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发现它”。如果从这一意义上去认识文学的“时期”,那么,“这样的一个关于‘时期’术语的概念和通常使用的那种扩展到心理类型中并与它的历史的前后关系相脱离的关于时期的概念是不同的”,“这样一种文学类型学和我们正在讨论的问题是根本不一样的,在狭义上说,它不属于文学史”。
韦勒克认为,由此来看,“一个时期不是一个类型或种类,而是一个以埋藏于历史过程中并且不能从这过程中移出的规范体系所界定的一个时间上的横断面”,也就是说,“一个特定的时期不是一个理想类型或一个抽象模式或一个种类概念的系列,而是一个时间上的横断面,这一横断面被一个整体的规范体系所支配”,“文学上某一个时期的历史就在于探索从一个规范体系到另一个规范体系的变化”[④]。
韦勒克以上关于文学史研究涉及的文学史分期问题的论述,不无启示意义,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它同样适用于诗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展。
这也是本书有意借助的一种观照方式,即从“历史过程”而非理想化或抽象化的“类型或种类”出发,考察明代诗学思想发展变化的历史样态,检视这一诗学思想系统为与“历史过程”相绾结的“规范体系”所“支配”或“界定”的不同的“时间的横断面”。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8.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