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2.html
作品展现「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的精神风貌,主要写其不凡的气宇和豪壮的举动。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2.html
在联军一再失利,诸大将束手无策的危急关头,关羽挺身而出。以一马弓手,提刀赴阵,立斩华雄,使士气大振。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2.html
作品极力渲染了他的神武勇略,胆气超人,但并无一句心理活动的描写。对话也往往一、二句便透其神,十分简洁。这正体现出说话艺术以动写人的技巧。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2.html
《金瓶梅》虽然也以动写人,但更多的则是以对话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它的心理描写,有的是以独立的段落出现,有的是蕴含于长达数百字的人物口白中。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2.html
如第二十六回,写西门庆为宋惠莲软缠不过,答应将她丈夫来旺儿放出,还许她为第七房妾。孟玉楼得知比事,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潘金莲: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2.html
潘金莲不听便罢,听了忿气满怀无处着,双腮红上更添红,说道: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2.html
「真个由他,我就不信了。今日与你说的话,我若教贼奴才淫妇与西门庆做了第七个老婆,我不是喇嘴说,就把潘字吊过来哩!」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2.html
玉楼道:「汉子没正条,大的又不管,咱每能走不能飞,到的那些儿?」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2.html
金莲道:「你也忒不长俊,要这命做甚么?活一百岁杀肉吃!他若不依,我拼着这命,摈兑在他手里,也不差甚么。」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2.html
玉楼笑道:「我是小胆儿,不敢惹他,看你有本事和他缠。」
仅凭二人之声口,便可见其性格之分野。
潘金莲尽管刁钻、油滑,被人称作「九条尾狐狸精」,然而,毕竟与孟玉楼有很大不同。「恰似咬群出尖儿的一般,一个大有口没心的行货子」(第七十六回),则是潘个性中的一个侧面。
她不惯于「把恶气儿揣在怀里」,有气便要发泄,有一股烈火烹油的泼辣劲儿。
孟玉楼则比她含蓄、圆滑得多。她明白:以西门庆得陇望蜀之本性,若纳宋惠莲为妾,对自身当然是一个无形的威胁。然而,她尽管反对西门庆纳妾,却隐忍不发,将一腔心事婉转述说给惯于咬群的「醋罐子」潘金莲。
她明知潘金莲争强好胜,妒心如火,决不容西门庆纳妾,却偏偏不挑明,敲着锣儿引猴子上竿。
此事与潘金莲自身的利害相关,她「无暇思索所看到的事物的意义,只在狭小的圈子里打转,斤斤计较,设法满足自己生理上的要求,满足自己的自尊心,希望在生活中占有更舒服的位置」[3]。
乍闻玉楼之言,如油泼火上,怒气勃发,「真个由他,我就不信了」,非娇宠爱妾无此口吻。她自信能制伏得了西门庆,保住自己在诸妾中的特殊地位。
玉楼见潘渐入机彀,又以「咱每能走不能飞,到的那些儿」这类泄气话再次相激,更大大刺伤了潘的自尊心。
潘平生最怕人瞧不起,见玉楼竟将她划入「能走不能飞」的柔弱可欺之辈,又岂能甘心?故埋怨玉楼胆小怕事,「忒不长俊」,声言要拼着性命干预此事。
末了的玉楼一「笑」,极为传神,写出了她自鸣得意的神态。所谓「我是小胆儿,不敢惹他」,乃是开脱自身之语,「看你有本事和他缠」,才是她真实的意图。无非是想看鹬蚌相争,以坐收渔人之利。
影视剧照 ·孟玉楼与潘金莲
在这里,潘金莲的乖巧圆滑,比玉楼逊色许多。
吴月娘称潘金莲「两头和番,曲心矫肚」,岂不知,孟玉楼有时也会来这一手,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一个是呈现在外部,一个则蕴含于内心。
她们二人,看上去形影不离,一团和气,实则暗地里的勾心斗角也时而发生。
孟玉楼利用这「有口没心」的鸟铳,时而装进一点易燃的火药,代自己鸣几声不平。潘金莲则从她那里不时地得点消息,及时了解「上房」的动静。
共同的命运将她们连在一起,各自的利害又使她们小有磨擦,就是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微妙关系的揭示中,深化了这两个艺术形象。
在读者「面前展开的,不只是每个人、每件事物的外表形式,还有他们的内部,还有他们的灵魂」[4]。
这里的人物对话,与话本和《三国演义》诸奇书不同。话本的对话,简洁明了,一语破的,字字落到实处。且有很强烈的节奏感,如狂风怒卷乌云,瞬息间雾散日出。
作者在谋篇布局时,多是把对话作为铺叙情节的点染,而人物外部动态,才是其用力之处。
《金瓶梅》的对话却不厌其长,甚而有达数百字者。节奏则舒徐纡缓,似着屐登山,须经过一段路程,才能到达另一番境界。
《金瓶梅》「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真是绝奇本事」(金人瑞〈读第五才子书法〉)。
借人物声息口吻传其神态,的确是本书艺术上的一大长处。作品的奇否,不在于作者的搜奇求异,而在于有否现实生活的基础,能不能感奋人心。
「小说的妙趣不在于新鲜奇怪的故事;相反,故事愈是普通一般,便愈有典型性。使真实的人物在真实的环境里活动,给读者提供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断」[5]。
「真不真之关,固奇不奇之大较也哉」(睡乡居士〈《二刻拍案惊奇》序〉)。《金瓶梅》的奇书之誉,正在于所写的人和事符合现实世界的人情物理,击中了封建时代的积弊。
本文作者 ·赵兴勤 教授
注释:
1〔苏〕高尔基〈给初学写作者的信〉,《论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年),页244。
2〔苏〕高尔基〈给初学写作者的信〉,《论文学》,页245。
3〔苏〕高尔基〈给初学写作者的信〉,《论文学》,页334-335。
4〔俄〕杜勃罗留波夫〈什么是奥勃洛莫夫性格〉,《杜勃罗留波夫选集》(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 年),第1 卷,页66。